2020考研已經在緊張的復習中了,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復習新聞傳播學考研,中公考研網校小編為參加2020考研的考生整理“2020年新聞傳播學考研,我們怎么看待反轉新聞?”復習資料,希望能對各位考研人有所幫助。
大家都知道2018年發生的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事件發展:
10月28日,重慶萬州一輛公交車與一輛小轎車在長江二橋相撞,公交車墜入江中,造成15人死亡。正面視頻顯示:公交車突然越過實線撞上對向而行的小轎車,小轎車被撞擊旋轉180度。
一開始,有網友爆料稱,事故是由于小轎車逆行造成的,還有人說女司機在開車途中穿著高跟鞋,不久,一張據稱拍攝于事故現場的當事女司機的圖片在網絡瘋傳,女司機、高跟鞋、逆行,這些關鍵詞一出,網絡上對當事女駕駛員幾乎是罵聲一片,針對女性駕駛員的吐槽也蜂擁而至。
兩天后(10月30日),救援搜救工作取得性進展,事故原因也水落石出,真相反轉。
據人民日報報道,根據調查事實,乘客劉某在乘坐公交車過程中,與正在駕車行駛中的公交車駕駛員冉某發生互毆行為造成車輛失控,致使車輛與對向正常行駛的小轎車撞擊后墜江,造成重大人員傷亡。
一、新問傳播學考研:反轉新聞的含義
作為一種新聞現象,反轉新聞又被稱為逆轉新聞、輿論反轉、新聞反轉劇等。反轉新聞是指一條新聞剛發布時,輿論迅速將矛頭指向其中一方,隨著新聞報道的不斷深入,事實真相被更加客觀地呈現在受眾面前時,新聞劇情出現逆轉,輿論態度也會隨之發生大的反轉的新聞現象。從實質上來講,反轉新聞其實是由失實報道引發的一種新聞現象,它缺乏新聞的真實性。
在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反轉新聞中反轉的不是新聞,而是新聞記者的報道角度和結果,進而引起受眾對事件或當事人的態度逆轉,即不同的報道內容所引發的輿論逆轉。
1. 報道內容反轉
在前期報道中,因所掌握的信息不夠完整導致新聞事實呈現不清,隨著新聞采訪與調查的不斷深入,新聞事實被更加真實、、的呈現出來,因此前期報道與后期報道呈現較大差異。
2. 受眾立場反轉
新聞在前期報道過程中由于新聞事實并沒有完全披露出來,在大量的事實細節不清楚的情況下,受眾又受到“刻板印象”的影響,其立場往往較為偏激,但隨著新聞事實的不斷公布,受眾的態度會隨著事實真相的變化而發生改變。
二、新聞傳播學考研,反轉新聞的特征
(1)反轉新聞往往涉及較為敏感的議題,比如碰瓷、醫患關系、貧富分化等,而新聞事件的當事人一般也都是受到人們較多關注的群體,如老人、兒童、醫生、富二代等。
(2)反轉新聞有比較強的沖突性、矛盾性和戲劇性,新聞報道的語言也有較強的沖擊力。
三、反轉新聞產生的原因
1. 碎片化的信息傳播方式
新媒體環境下信息發布雖然密集海量,但表面化、碎片化、片面性嚴重,缺乏對新聞內容多角度、全方位的挖掘與呈現,因而使得報道出現偏差,人們只看到事件的某一面,而沒有窺見全部真相,片面性的報道必然影響到受眾的客觀判斷。
2. 后真相時代,情緒勝過事實
在“后真相”時代中,情感和想象成了新聞的核心,事實和真相卻被不斷消解。受眾僅憑借個人有限的能力難以辨別事實的真假,從而容易被社交媒體上盛行的情緒、判斷、立場和刻板印象所裹挾,從而做出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的主觀判斷。
3. 媒介違背新聞專業主義,過度追求新聞時效,搶先發布新聞
追求新聞時效性是媒體工作的顯著特征,但是盲目追求報道速度會使得新聞報道的把關與審核工作缺位,從而導致反轉新聞的產生。
4. 受眾媒介素養較低,缺乏理性判斷
隨著新聞報道的深入,事實真相的挖掘,受眾的態度顯現出高度的一致性和極端的變化性,就像墻頭草一樣從支持一方到支持另一方。他們缺乏理性,缺乏客觀的辨別力,受眾媒介素養較低是輿論發生轉向的一個重要原因。
四、新聞傳播學考研,反轉新聞的危害
1. 引發嚴重的社會信任危機
一個個的反轉新聞蠶食著整個社會道德體系,即使事實的真相終厘清,信任卻已經缺失,想要重建信任異常困難。如果社會信任崩塌,整個社會陷入信任危機,一系列的社會矛盾就會凸顯出來。
2. 媒介公信力受到挑戰
新聞媒體作為專業化的媒介組織,被公眾視為可靠的信息源。一篇反轉新聞就可能在朝夕之間毀掉長期以來建立起來的信任。
3. 網絡暴力傷害新聞當事人
在反轉新聞中,處于風口浪尖的必然是事件當事人,在情況未明真相未現的情況下,過多的新聞曝光會給當事人的生活帶來巨大困擾。
五、反轉新聞的規制
反轉新聞之所以在當下如此泛濫,一方面和媒體發布信息有失新聞專業性、客觀性有關,另一方面也和話題本身的敏感性有關。反轉新聞的存在,勢必會擾亂社會穩定與正常秩序,為此需要政府、新聞媒體等多方主體形成合力加以糾正。
1. 新聞工作者堅守新聞專業主義,客觀報道
縱然求新求快能搶得先機,但新聞媒體首要的也是重要的使命是還原新聞事件,因此新聞工作者應遵循職業理念,堅持報道的真實、、客觀、公正。
2. 事件當事人應及時發聲
事件當事人及時站出來提供第一手信息能減少不必要的猜測和謠言,重新引導輿論走向。
3. 政府應完善信息公開機制
政府作為重要的信息源,應利用其自身擁有的資源優勢,查清事件真相并及時向社會公眾公開細節信息,阻斷輿情反轉的趨勢。
4. 公眾應保持理性批判姿態,努力提升自己的媒介素養
提升公眾的媒介素養是防止新聞反轉現象頻發的重要途徑。新媒體時代,敢于揭露新聞真相不僅僅是媒體人的專業精神,更是所有參與新聞傳播活動的公眾應普遍遵守的基本信條。公眾只有保持理性批判姿態,才能使他們在面對輿論一邊倒趨勢時能夠理性思考、客觀對待,做到不隨意跟帖帖、不盲目附和。
以上就是中公考研網校小編整理的“2020年新聞傳播學考研,我們怎么看待反轉新聞?”文章,更多2020新聞傳播學考研復習備考計劃請訪問中公考研網校新聞傳播學考研復習資料頻道!
相關推薦: